基层“三角”齐发力 振兴政策好落地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打响了乡村振兴开年即开跑、起步即冲刺的“发令枪”。乡村振兴是重大的国家战略,也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和人民富裕的必要条件。但我国乡村普遍面临劳动力外流、产业萧条、漠视生态环境保护等现实问题,要推动乡村振兴政策行稳致远,基层亟需打造人才、产业和环保相依相生、循环不息的“铁三角”。

人才是血液,活血化瘀孕育生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躺平式”“不作为”的队伍不仅无法满足乡村振兴需求,更是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的最大掣肘。要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既要引入新鲜血液搞活振兴局面,也要培养本地人才解决当地实际问题。要吸引有知识、有梦想的青年人来乡村一线发展,并打通政策堵点,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也要多用敢用本地有担当、有干劲青年干部,并健全提拔晋升机制,让人才有盼头、干劲足。只有建立起一支有活力、有本领的人才队伍,才能为产业振兴和环境保护提供支撑和保障,孕育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产业是筋骨,强筋健骨夯实基础。“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要振兴乡村产业,必须因地制宜、务实有效,不可盲目跟风、舍本逐末。要聚焦本地特色确定主导产业,主导产业要符合当地实际,能够普惠乡村群众,并可以引领关联产业同步发展。要保持战略定力,不盲目追逐“热点”:跟风打造“古镇”——风景千篇一律,劳民又伤财;跟风发展水果采摘园——品种“水土不服”,费力不讨好。要重视可持续发展,可长久发展的产业才能持续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只有构建出有特色、能落地、可持续的产业体系,才能在产业振兴的同时,促进人才流入、保护绿水青山。

环保是精神,神清气爽轻身致远。“风物长宜放眼量”,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业,需要的是长久地奋斗,以牺牲环境带来短时“发展”与乡村振兴理念背道而驰。要践行绿色发展观,生态环境的好转、人居环境的改善是增加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途径。要推广绿色农业、倡导有机作物,提高标准并不意味着降低利润,高标准反而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生成特色农业产业。要推动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绿水青山、鸡犬相闻是最吸引中国人的“田园梦想”。只有打造出美丽乡村、山清水秀的“绿色名片”,才能更好地吸引新鲜的人才“血液”,构建起健康的产业“筋骨”。

人才、产业、生态环境构成了乡村振兴工作的“铁三角”,三者犹如三足鼎立,齐头并进将是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落地的最坚实支撑,一旦出现短板,则将会导致好政策变成“虚”政策,广厦千万如果成了空中楼阁,自然难以利国惠民

(重庆市合川区合阳城街道办事处 黎一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78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10290.html

(1)
上一篇 2023-02-28
下一篇 2023-02-2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