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基层治理“同心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石,要想写好、写实基层治理这一新时代的大文章,就必须要落脚到基层社区,绘制好基层治理“同心圆”,充分发挥好基层党建引领的“向心力”。

建好网络: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是绘制基层治理“同心圆”的重要保障。社区治理共同体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具体实践模式,在内容和形式上为基层社会治理创设出新的方法路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积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的社会治理体系是社会治理得以顺利推动、社区治理共同体得以发挥实效的重要保障。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将社会治理划分为权责明晰的框架,参与其中的各个主体之间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和使命,在协商合作的关系网络中共同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开展。党委、政府、社会、民众作为社会治理体系这一网络中的各个环节,在法治和科技等的保障之下协同参与社会治理工作。其中,必须加强党对社会治理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党委的领导、统筹和部署之下,响应重要精神,学习重要文件,为社会治理工作的开展指明正确的方向。基层社区是开展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治理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基层社区治理工作的成效与社会治理的进程息息相关。

搭好架子: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是绘制基层治理“同心圆”的重要实践。从管理到治理,社会治理历经主体、方式、手段、渠道等的革新,变自上而下的管理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协同治理模式,促进社会治理的良性发展。社区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一个重要缩影,以社区治理共同体形式出现的基层社会治理,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一方面,将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重心向基层下移,培养民众社区参与的主体性,进一步推进网格化管理,对服务事项进行详细的划分,严格落实各项社区治理工作的开展,加强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社区治理工作无死角、全覆盖。一方面,创新社会治理手段,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完善社区治安防控和公共安全控制体系等,提高风险预警防范能力,增强社区治安管理的专业化、智能化水平,促进社区平安和谐。

形成合力:推动三治融合治理是绘制基层治理“同心圆”的重要支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是新时代社区治理转型的内在要求,党组织领导下的三治融合治理开创了社会治理的新局面,极大激发了社会治理活力。自治是多元主体参与下的协商共治,鼓励民众积极自主参与社会治理;法治是法律约束下的规范执行,依法治理增强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德治是乡规民约下的良治善治,推崇良好品德驱使民众采取柔性化的措施处理社会治理中的问题难题。三治融合治理是刚性化手段与柔性化手段的完美互契,自治弥补了自上而下管理造成的政令不通、民众参与度低、社会治理成效不显著等缺陷,法治弥补了自由裁量权使用不恰当、缺乏规章制度造成治理混乱等问题,德治填补了家风乡风民风等对社会治理良性发展发挥的指引作用,三者互相融合促进社会治理取得成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绵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黄可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21756.html

(0)
上一篇 2023-05-18
下一篇 2023-05-1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