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开展以落实立德树人职责为根本任务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具有突出的重要性、紧迫性。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培养一支方向正确、道德高尚、科研优秀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是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教育精神的必由之路。

、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理论研究层面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和人才培养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成为教育政策和管理研究的重要议题。既有理论研究围绕着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主要内涵、构建模式、激励机制等方面展开分析。部分学者认为研究生导师队伍构建的基本模式是由校内主导师、校外副导师和一个或多个助理导师协同组建,确立导师团队成员责权利划分机制、团队交流机制和团队遴选机制等。部分学者认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要通过优化导师遴选标准、健全导师监督管理制度、发展激励支持系统等方面加强。而一部分学者基于重庆大学研究生培养经验,提出要以“校内教授+校外企业专家”模式组建导师、以导师团队为单位实施集体培养模式以及明晰权责和提高导师积极性。相关研究通过考察师生关系,提出科研团队中师生沟通要从生活关心互助、知识和价值传输等子系统出发,从而形成良性互动。一些学者认为当前研究生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不够,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制度保障、考核机制、沟通申诉机制,推动落实导师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

(二)实践操作层面

近几年,围绕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主题,各省市和高校不断创新理念,积极开展研究生管理与实践创新,特别是持续推进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项目,为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导师作用提供了重要经验与启示。华中农业大学采取多种措施,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开展导师教育培训,加强导师的个人能力建设;在考评方面,加强对于师风师德的考核和监督,指明规则和底线,避免败坏导师队伍名誉的行为发生。浙江省在研究生培养中摸索出“新昌实践模式”这一路子,主要是将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培养和企业等联系起来,利用企业这一平台制定课题计划和相关要求,然后在政府的投入支持下,由研究生导师承担课题负责人的位置,研究生团体参与实施,配合企业导师的相关指导,推动课题的开展,打造了政府、企业、高校等联合互动的新型科研运行模式,加强了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东北财经大学通过全面组织开展研究生导师提升计划的系列活动,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学管理制度,以及在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上进一步落实导师的指导责任等行为,大力加强对于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重庆大学以控制工程领域研究生学位教育为试点进行改革,主要做法包括:基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必须满足行业人才需求的基本原则,构建了校内跨学科、跨专业学位类别(工程领域),校外跨行业、企业的高校和企业联合导师团队,保障学生在面对从业时所需要掌握的的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和素质要求;基于导师团队这一指导方式,践行以导师团队为单位开展招生、指导、培养工作的集体培养模式。

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当前落实以立德树人职责为根本任务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总体情况较好,但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还有差距、存在一定问题或薄弱环节。研究生导师在落实立德树人职责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存在思想认识偏差、落实不够有力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关的解决措施。

(一)制度设计不够完善

从整体来看,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制度设计还不够完善,在一些方面存在不足。就遴选方面来说,导师选择标准偏于单一,对导师的道德品质和科研创新能力等没有明确要求,不利于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开展;就培训过程来说,管理部门通常存在重使用而轻培养的弊端,导师队伍缺乏适当的培养,师资力量无法得到迅速的提升。同时因为缺乏有效的考评机制,无法对研究生导师的行为进行科学的规范,也难以形成长效的激励机制,队伍无法保持合理的竞争状态,教学效果也无法释放最大的效用。教师在缺乏激励的氛围中,无法调动其教学积极性,会出现学术懈怠甚至是离职的不良现象;就教学过程来说,高校对于研究生教育普遍存在着过度重视科研成果,却忽视教学过程的问题,将科研成果作为评级等的唯一指标,忽略教学质量等,对研究生素质教育无疑是一种损害。

(二)教育指导意识不足

部分研究生导师的教育理念还未完全扭转,教育指导的能力不强,未能完全适应上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发展要求。一方面,部分导师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只是单向的布置任务和完成任务,将导师制人性化的部分剔除。导师往往疏于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信仰塑造,认为研究生教育就是对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进行培养,而无谓德育素质的培养,单纯以学术成果衡量学生的学习成就,不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一方面,部分导师在教学方式上过于传统和单一化,认为只要学好了理论知识就可以做好学术研究,导致多数学生得出的学术成果缺乏实地调研和社会实践背景,论文存在假大空的嫌疑。

(三)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面临导师整体素质提升的障碍,部分导师未能明确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在学术发展和道德发展中出现方向错误和方法不合。一方面,面对导师个人的学术生涯发展,部分导师不能严格坚守学术底线,过分追名逐利从而扰乱学术氛围,未能恪守学术诚信出现学术造假事件,对个人的发展和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整体建设造成巨大的损害。一方面,部分导师忽视自己的道德发展,在个人思想和行为方面与师者的身份产生偏差,侵犯和剥削学生权益,在社会中造成不良的影响和震动,抹黑教师队伍的形象,更是对于研究生教育在招生和培养环节造成了不利,影响了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绵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黄可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35957.html

(3)
上一篇 2023-08-11
下一篇 2023-08-11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