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问题及对策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繁荣和稳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多次强调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在不同场合对基层党建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近年来,各地区通过执法力量下沉、年轻干部到一线做强街道,通过“三支队伍”进社区、网格长专职化做实社区,通过建强小区党组织、红色物业全覆盖强化小区治理等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效日益显现,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在组织运转上还存在“上热下冷”的问题。虽然各地均建立了组织体系,但是越到组织末梢,开展工作的严肃性、规范性、主动性越打折扣,一定程度上存在“上热下冷”,形成治理“温差”。一是少数社区大党委在推动小区党组织功能发挥上管用办法不多,“不敢管、不会管”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二是部分网格长习惯于“单打独斗”,发挥楼栋党小组作用不够,群策群力较少,距离“一网统筹”目标还有差距;三是有的小区党组织书记、楼栋党小组组长受精力、能力限制,主动作为不够,难以有效开展“三方联动”,打通联系服务居民群众“最后一米”还差“临门一脚”。

(二)在队伍建设上还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一是对社区“红色头雁”的培养还不够,名书记后备力量不足,名书记工作室示范引领、经验推广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二是对治理队伍统筹上还不够均衡。近年来,通过社区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主任助理“三支队伍”下基层,完善下沉单位、党员“双报到、双报告”机制,基层治理队伍、力量不断充实壮大,但也对街道社区统筹力量、整合资源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对于基础条件差、矛盾困难突出的社区小区,推进队伍优化、力量整合、作用发挥还不够有效有力。三是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的方法路径不够优,实际效果还不充分。

(三)在服务居民上还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一是阵地打造上还需进一步完善。部分党群服务阵地依然存在小、散、乱等情况,功能布局还不够合理,挂牌标识还不够规范,日常管理还不够精细,小区党群服务驿站建设还未实现全覆盖,导致服务半径过大、服务不及时的问题依然存在,还需加快社区小区服务阵地建设步伐。二是社区服务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社区服务主体、对象和内容较为单一,服务层次还不够高,距离群众新期待还有一定距离,服务社会化、产业化的程度还不高。三是共建共享理念还不深入,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小区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够高,辖区单位资源未能向社区居民开放,不能实现资源共享,间接阻碍社区服务的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只有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更好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作用,更好组织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才能更好的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和发展优势,为推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实施根系活力行动,选好小区“领头雁”

选优配强小区党支部书记和楼栋党小组长,培养一批政治过硬、热心服务、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小区“红色头雁”,建立健全小区(网格)党组织协商议事、谈心说事、及时报事、年终评事“四事工作法”,推动常态化运转,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组织力。

1.定期组织协商议事。利用“周周议”“逢四说事”“邻里事楼栋议”等方式,引导居民群众围绕小区公共事务定期开展协商共治,协同解决家门口的困难和问题。小区(网格)重要事项以及与居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须经过党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审议。

2.入户走访谈心说事。网格长联合小区(网格)党组织,对小区、楼栋住户变更的要跟进访,对涉及矛盾纠纷、红白喜事的要及时访,对重病、残疾和生活困难家庭要常态访。鼓励和引导小区党员开展多种形式志愿服务、承诺践诺、结对帮扶等活动,强化对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的关心关爱。

3.遇到问题及时报事。发挥治理前哨作用,小区(网格)党组织须第一时间将小区内苗头性问题、突发情况、紧急事件等重要情况向社区报告,多做疏导情绪、排忧解难的工作,全力维护小区和谐稳定。

4.扎实推进年终评事。小区(网格)党组织每季度向党员、群众通报小区(网格)党支部的工作情况,公开党内有关事务。每年由小区(网格)党支部书记向社区党组织和党支部党员大会述职,接受党员和群众代表评议。

(二)实施根系密网行动,壮大治理“朋友圈”

发挥小区(网格)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推动组织纵向深根与横向力量联结,发动物管员(楼栋管家)、企业商户、下沉党员、志愿者、新就业群体等各类力量开展共商共治,持续织密基层治理网底。

1.建立以群众满意度评价为导向的网格长履职考核制度。把认得了人、敲得开门、说得上话、办得成事”作为评价网格长工作的根本依据。每年由网格长提供50名本小区(网格)群众的联系方式(下一年度不重复提供),由第三方对网格长开展群众知晓率、入户走访率、服务满意率调查,测评结果占网格长年度考核的80%。连续两年出现“三率”低于60%的,按相关程序予以解聘。经群众、社区、街道三级评议为优秀的网格长,由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考评、综合比选,择优授予“金牌网格长”称号,并按相关程序优先选拔到社区“两委”班子。

2.加强物管员(楼栋管家)作用发挥。全面推动“红色物业”融入小区(网格)治理,充分发挥小区物管员(楼栋管家)职能作用,实行定人定岗、责任包干,每天按规定的路线和要求开展巡楼,掌握各类数据更新情况,全面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网格长、小区(网格)党支部书记、楼栋党小组长、物管员(楼栋管家)联动办公机制,对小区、楼栋的人、房、地、情变化、矛盾隐患、邻里纠纷等情况及时沟通、合力解决。健全奖励和表扬机制,对热心服务、居民认可的物管员(楼栋管家),每年由房管部门开展“最美管家”评选活动,激发物业工作者立足岗位、服务群众的热情。

3.强化下沉力量深度参与小区(网格)治理。持续发挥好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和主任助理作用,发挥人大代表“民情民意联系点”和政协委员“知音圆桌会”一线协商议事作用。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制度,落实“三认一创”,引导在职党员在小区(网格)党组织和业委会任职,深度参与小区(网格)治理。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与下沉小区(网格)党支部开展常态化联建共建,通过党员联培、骨干联育、活动联办、要事联商等方式,实现资源服务平台在小区(网格)集结,协同推进小区(网格)治理。

4.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小区(网格)治理。加强对快递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优化户外工作者服务驿站运维机制,不断集成功能,加强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完善报事积分、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激励制度,引导新就业群体通过“随手拍”“积分兑换”等方式参与突发事件、社情民意报送。发挥新就业群体党员骨干带动作用,结合实际组建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代办代领、助老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

(三)实施根系赋能行动,下好保障“及时雨”

强化教育培训、组织赋能和关心关爱,不断激励小区(网格)党支部班子成员、楼栋党小组长在基层治理中安心奉献、担当作为,让小区(网格)党组织真正有热情、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办事。

1.加强培训提能。将小区(网格)党支部班子成员、楼栋党小组长纳入党员教育培训规划,重点围绕巩固党在城市执政基础、提升组织动员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服务小区(网格)群众、共建美好家园以及党的创新理论、党建工作实务等,开展分级分类教育培训。开辟“小区书记论坛”“书记面对面”等活动载体,提升小区(网格)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和领导治理的能力。

2.加强赋能保障。开展“书记赋能”行动,做实“一卡”“一队”“一圈”工作机制,完善社区和小区(网格)党组织常态化联系三项机制,真正让小区(网格)党支部书记、楼栋党小组长在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时,能找得到人、办得成事。坚持每年为小区(网格)党支部班子成员、楼栋党小组长进行体检和购买意外险制度。加强党员激励关怀帮扶,开展“红色基金暖心微行动”,加强对党员骨干走访慰问。

3.加强示范引领。鼓励街道、社区常态化开展新时代好书记、最美楼栋党小组长评选,营造创先争优浓厚氛围,激发履职尽责强大动力。充分利用各类媒体阵地,宣传报道小区(网格)党组织班子成员、楼栋党小组长、党员中心户先进事迹,以身边事激励带动身边人,不断提升参与治理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获得感。

(四)实施根系连心行动,架起党群“连心桥”

推动小区(网格)党组织持续走访联系群众,优化小区红色驿站服务功能,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

1.常态化开展小区遍访行动。以小区为单位制定遍访计划,实行区级领导包街,街道挂点干部包社区、进小区,网格长、小区(网格)党支部书记、楼栋党小组长全覆盖遍访小区楼栋,确保全年至少全覆盖遍访居民1次,及时了解和掌握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完善街道党工委定期研究、挂点社区领导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重点聚焦困难群体诉求和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形成居民诉求和完成情况两张清单,并通过适当方式向群众反馈,接受群众监督和评价。

2.持续提升小区红色驿站服务效能。采取与物业联建、利用空置房屋新建等多种渠道,推动小区红色驿站建设全覆盖,方便居民报事办事。在做实“五站合一”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红色驿站服务质效,提高政务专线接入率和民生事项线上办理率,确保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政务服务帮办柜,推行社区工作者预约服务、帮办代办服务。

3.发动居民群众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将党的领导和群众自治有机融合,大力践行“五共”理念,培养一批掌握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的骨干队伍,推动共同缔造样板点提质扩面。举办社区书记“我行我秀,共同缔造”主题擂台赛,开展优秀项目评选,将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基层治理各方面,不断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广泛发动居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深刻总结资源、服务、平台下沉工作成效,提炼区域化共同缔造创新案例和典型经验,推动实践探索上升为理论成果、固化为制度成果,努力打造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样板区。

(武汉市汉阳区   江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18871,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42791.html

(2)
上一篇 2023-09-16
下一篇 2023-09-16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