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就业 ,拒绝“躺平”

受到持续数年的疫情和世界经济的下行的影响,中国的经济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民众的就业形式也愈发严峻。2023年的就业季被称为“史上最难的就业季”,不仅仅是普通人,就连很多从知名院校毕业的高材生也“一岗难求”。在这样艰难的就业环境的影响下,很多人停下了继续寻找工作的脚步,不约而同地选择“躺平”,在无法解决就业困难的问题时选择了逃避。

躺平,无助于就业难问题的解决,也会对方方面面产生不利影响。对个人而言,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只能靠父母度日,无形中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对社会而言,无业人员的规模会不断增加,可能会滋生更多的治安问题,让社会治理的难度加大,也不利于社会的安全稳定;对国家而言,人才是第一资源,现在很多高材生却无用武之地,这无疑是一种人才浪费。而人才浪费,会进一步导致国家发展的动力不足。因此面对当前最难就业季,各方应摒弃“躺平”的消极思维,主动求变、积极应对,国家政策要“有力”、社会帮扶要“尽力”,宣传引导要“用力”,最终形成帮助群众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合力”。

第一,国家政策要“有力”。为就业群体提供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对于就业群体中经济困难者设置专项救助金或者无息贷款。鼓励企业扩大招聘规模,按照招聘人数对企业主体进行奖励,通过减免税费、提供低息贷款等方式激发企业主体吸纳更多就业人员的动力。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各类招聘会,整合各类就业信息与资源,构建起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沟通的桥梁,更快更好实现人岗匹配。

第二,社会帮扶要“尽力”。社区、基层党组织等社会治理单元应摸清管辖区内待业群体的基本情况,定期上门走访就业群体,了解其就业情况,对于待业群体在求职方面的诉求和意见建议应认真对待。此外,要尽力解决待业群体在就业过程中的种种困难,针对日常生活困难、经济拮据的群众,应定期提供现金和物质帮助、也可以帮助其申请免费的人才公寓。对迟迟没有找到工作的群众,应积极联络辖区内企业,询问企业的岗位设置和人员情况,条件允许下尽快安排求职者到企业入职。开展公益培训班,安排知名企业中的技术骨干或者资深专家无偿为求职人员培训,帮助其掌握电脑办公软件等必备工作技能,尽快上手和适应工作岗位。

第三,宣传引导要“用力”。一方面,加强对就业群体的宣传引导。鼓励就业群体积极就业,对就业意愿不高的群众要进行耐心的劝导,号召就业群体自觉摒弃“躺平”思维,通过各种渠道去寻找与自身匹配的岗位。同时,要引导年轻人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意识,杜绝眼高手低、一味追求体面工作的错误思维。另一方面,加强对企业的宣传引导。号召企业主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吸纳更多就业群体。督促企业切实保障员工的薪资、医疗和社会保险、餐补等基本权利,引导企业善待员工。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解决“就业难”问题不仅事关民生,也事关国家发展。只有齐心协力,共同帮扶待业群体,提供有力的国家政策、在社会帮扶上尽力、在宣传引导上用力,才能让整个社会在严峻的形势下仍然满怀信心,摒弃“躺平”的消极思维,汇聚起解决“就业难”的合力,共克时艰、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花楼水塔街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37891.html

(0)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 2023-08-22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