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悟“浦江经验”的“变”与“不变”

从2003年金华市浦江县的下访接待活动到如今遍地开花的“一下三民”。二十年来,“浦江经验”从浙江走向全国,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其内涵历久弥新。党员干部当深学细悟“浦江经验”的“变”与“不变”,从中找方向、找思路、找方法,以“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实效,赓续走好“浦江经验”为民之道。

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为民情怀。“哪里矛盾问题多,领导干部就应该去哪里”“领导多下去,群众就少上来”,“浦江经验”本着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心贴心解决群众困难的工作态度,认认真真听反映,实实在在解难题,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始终将群众诉求放在第一位,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在今年“浦江经验”20周年的重要节点,再次提到这个“一举多得的有益创举”,党员干部应深刻把握“浦江经验”的精髓要义,深刻理解如何通过基层治理为民造福,学习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积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收集民情民意,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只有“身入”基层、“心到”基层,“情化”基层,提高为群众分忧解愁的服务水平,练好群众工作这个“看家本领”,群众的矛盾问题方能“水到渠成”。

“变”的是模式,“不变”的是“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历练精神。二十年前,习近平同志率省直15个有关部门负责人和金华市、浦江县党政主要领导,一共接访436批、667人次,当场解决91个问题,交办落实责任制的324件,定性处理的21件。从工作被动接访到主动解难,不仅有利于领导检查指导基层工作,还有利于促进基层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党员干部要以“硬本领”练就“硬骨头”,在纷繁琐碎、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中摸爬滚打、壮骨蹲苗。无论是多年未解决的“骨头案”“钉子案”“老大难案”,还是“小芝麻”“鸡毛蒜皮”,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浦江经验”中学到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要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守,“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毅力,再难要敢于、善于解决,再小也不能含糊打折扣。

“变”的是创新,“不变”的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担当决心。从群众到办事大厅提出问题诉求,走遍一个个窗口到如今人在家中,与办事领导同坐一条板凳;从缺少沟通到密切联系;从不理解、不配合到理解、谅解,“浦江经验”这一创新让干群之间多了一份温情、少了一份埋怨,为和谐信访创造了积极条件,为基层工作的展开种植下信心。党员干部要要从“浦江经验”中学到为民干实事的决心,躬身践行“一线工作法”,扎扎实实到田间地头、上访民户家中理清真实情况,要善于运用创新理念、方法、机制来处理问题,不能满足于“按常理出牌”,要“创新求变、出其不意”,主动跳出处理日常公务的“舒适区”,打通群众信访问题的堵点、痛点、难点,用心、用情、用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38475.html

(0)
上一篇 2023-08-24
下一篇 2023-08-24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