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乡村文化自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同样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也必不可少。乡村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长河中的重要支流,既是中华文化延续的根基所在,也是力量所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不仅要振兴乡村经济,同样也需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振兴乡村文化。

增进乡村文化自信,要高度认同乡村文化。在当前的乡村振兴规划中,最突出、最普遍的问题便是“千篇一律”、“东施效颦”,为了实现整洁美观的村容村貌,将农村的房前屋后修缮得大同小异,亦或是忽视当地的乡风民俗,历史文化,生搬硬套现代文化等,使得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失去它本身独特的韵味和特色。因此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在文化层面给予高度认同感,要肯定乡村文化对当地生活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要肯定乡村文化给予当地村民厚重深刻的乡土情怀,要肯定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推进中的重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做到高度认同,不是全盘肯定,而是弃其糟粕,留其精华,要保留乡村文化中最与众不同,最纯洁无瑕的内容,或是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或代代相传的民俗节庆,或别有韵味的青砖黛瓦……这些都能让当地村民找到归属感,也能让外地访客产生共鸣。

增进乡村文化自信,要激发人民主体活力。增进乡村文化自信不仅要保留与传承,更要发扬与创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在增进乡村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一是要鼓励村民与时俱进创新文化表达。随着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如今,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新农人”通过新媒体平台展示乡村的文化习俗,创新文化表达方式。农民作为乡村文化的表达主体,只有与时俱进更新表达方式,才能真心实意讲好乡村故事。二是要推动群众集思广益激发文化活力。乡村文化既包括家族宗祠、农业遗迹等物质形态的部分,也包括民间曲艺、手工技艺等非物质形态部分,这不仅要发扬好,更要创新好,在新时代全面激发乡村文化的活力,如何创新形式保护好、发扬好就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土方子”,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而实现文化振兴就必须增进乡村文化自信。增进文化自信必须要以高度的文化认同感,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增强农民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李梦乔乔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40844.html

(0)
上一篇 2023-09-01
下一篇 2023-09-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