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乡土人才 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要发挥好本土人才的作用。我国北部边疆地区,地处偏远、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柔性引进人才不是长久之计,刚性引进人才缺乏绝对优势,根本还是要大力挖掘本土人才、积极培养乡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大力挖掘和培养一支“不走”的本土人才队伍,让乡村振兴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发展动力。

大力挖掘本土人才。乡村振兴中,乡村本土人才有天然的优势,他们在农村成长,对农村的各项情况都“如数家珍”,对当前的农村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解决方法。要始终树牢“有用就是人才,人才就在身边”的观念,不执着于高学历、高职称、高奖项的人才,大力挖掘乡土实用人才。按照主导产业发展布局,聚焦传统手工技艺文化,采用注重工作能力、项目经验、专业水平、价值创造等多元化的识才新标准,拓宽选才通道,层层发掘,动态掌握各行各业的乡土人才,将种植养殖能手、能工巧匠、民间艺人、经营能人等各类“土专家、田秀才”纳入乡土人才信息库,并实行跟踪培养和管理服务,动态掌握乡土人才情况,持续优化乡土人才资源配置。

加强培育乡土人才。因地制宜、因产制宜、因才制宜,落细落实本土人才培育措施,推动各类人才淬火磨砺、成长成才。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精准点单配课,制定专业培训计划。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方式,组织本土人才走出去“充电蓄能”,根据不同专业技能提升的需要,组织到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进行考察学习、进修、培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让“土专家”在家门口大展拳脚。把专家学者“请进来教”,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到基层一线授课,通过课堂与田间地头结合、培训内容与群众需求结合的模式,立足本土人才知识短板、疑点难点、新技术运用等方面,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充分调动本土人才的思维积极性,培育一批能够带动特色产业发展的“技能型”乡土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吸引乡贤能人回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把乡贤建设工作看作短期人才振兴工作的突破口,推出一揽子政策措施,从财政奖补、创业培训、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增强乡贤能人返乡积极性。对乡贤能人返乡创办企业、农牧业合作社,从创业立项、项目审批、工程建设到经营运行,在优化金融服务、减轻税费负担、给予场地支持、完善创业保障等方面,提供惠企助企的全链条式扶持。利用各级各类驻外机构、驻外人才工作站、商会协会,开展本籍人才引聚工程,鼓励引导本籍企业家、外出务工人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乡贤能人返乡创业。开展本籍人才信息采集、座谈论坛、慰问接洽等活动,加大对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政策的宣传推介力度,吸引更多域外本籍优秀人才、乡贤能人、退役军人等返乡立业兴业。畅通乡贤返乡创业联络机制,着力打好“乡愁牌”“亲情牌”,通过乡情电话、排忧解难、政策宣传、发出号召等方式,加强与乡贤联络沟通,引导乡贤返乡创业。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委员会组织部 秦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秦锵锵~,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48119.html

(0)
上一篇 2023-10-17
下一篇 2023-10-17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