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公共法律服务 助推乡村平安建设

近年来,广大群众对优质法律服务的期待和需求不断提升,基层更要坚持利民为本,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实现“法治服务无死角、法律帮助无盲区”的目标,让群众接受更便捷更高效的法律服务。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将法治意识带进千家万户,提高困难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首选率,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强化宣传,提升群众知晓度。目前,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知晓率较低,部分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并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各村有村法律顾问,不少群众表示,有矛盾总想到拨打110,最简单的原因便是110报警电话已深入人心。由此可见,标志化的、符号化的概念对群众的记忆影响至深,主要还是对公共法律服务内容及途径的宣传明显不足。要坚持“线上+线下”统筹发力,推进法律服务宣传向纵深发展。“线上”通过微信群宣传法律知识、普法案例等多元化方式广泛宣传公共法律数字服务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线下”整合网格员、村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法治力量广泛深入地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增强法治力量的渗透力,推动普法宣传融入重要节日及文化阵地,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通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提升群众学法、懂法、用法意识,不断提高公共法律服务的群众知晓率、利用率和社会影响力。

强化培训,提升服务专业度。乡村公共法律服务最大的痛点是“没人”,缺乏专业的法律服务人员。律师都趋向于往城市流动,人力资源差异也是城乡差距中的一个典型现象。而在许多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也由当地法律服务工作者提供,服务队伍中的一些成员并不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缺乏法律实务经验,服务不专业,更容易导致纠纷得不到及时处理,滋生新的矛盾。因此,各乡镇要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提高公共法律服务站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培训内容涵盖法律知识、服务技巧、矛盾纠纷化解技巧等,邀请乡村法律顾问、司法所业务骨干等进行授课,通过专题培训,有效提高乡村干部对公共法律服务重要性的认识。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强化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目前的公共法律服务,形式单一,过于符号化,质量参差不齐,无法适应服务需求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受益人中部分年龄层次的公众及弱势群体缺失。以街镇、村居的公共法律服务站点为例,所提供的服务仅是简单的法律咨询,而且各个站点的咨询服务人员的法律知识背景较为单一,无法辐射辖区内公众的年龄层次、行业经历,分类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在区级层面的公共法律服务内容主要由司法行政部门自行策划,同时以上级部门工作计划要求为宗旨,基本不会脱离政府部门的主导,一些公共法律服务活动仅仅以完成当年度工作任务为主要目标而开展,形式化较强,无法真正做到既惠民又利民。一是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提供“综合性、一站式”服务,做到场所固定、标识统一、职责明确。配备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机,畅通网络、电话、微信等线上服务方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足不出村”的高质量法律服务。将公共法律服务、公证、人民调解、一村一法律顾问相关工作流程、职能细则、简介等内容进行公开,帮助前来咨询的群众了解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的主要工作职能和法律顾问相关信息。二是围绕群众需求开展法律服务,及时解答法律咨询疑问、代写法律事务文书,解决当事人的燃眉之急。三是充分发挥村法律顾问专业优势,进驻各村便民服务群,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为村集体“把脉问诊”,及时协助审查合同、疏解矛盾纠纷等,充分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四是严格把控法律援助初审核,及时对申请法律援助的当事人进行经济状况审查,切实保障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五是不断加强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和“法律明白人”队伍建设,增强调解纠纷工作合力,着力提升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894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88771.html

(0)
上一篇 2024-03-20
下一篇 2024-03-20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