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青年“千里走单骑”,只为代母完成心愿

历时234天,长途跋涉6000多公里,他把母亲的心愿和家乡群众的感恩心声带到了北京。时间回到2018年11月11日,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三坝乡彝族青年沈志光,牵着一只藏獒、推着一辆手推车,带着80岁母亲亲手装上的两袋五谷杂粮和乡亲们的心愿,怀着无限的感恩之心,从香格里拉市徒步走向北京,也带去了云南藏区群众生活明显改善的好消息。

彝族青年“千里走单骑”,只为代母完成心愿

边疆“穷山沟”的变化很惊人

据了解,沈志光出生于香格里拉市三坝乡东坝二村道谷村民小组,整个村组被大山严严实实地包裹着。曾经的道谷村,没有水泥路、没有自来水,甚至没有一所像样的房子,全村32户群众大多数住在木楞房里;当地群众仅靠种植小麦、洋芋、燕麦等为生,副业收入主要依靠采集林下经济,边远、贫穷、落后和封闭曾是道谷村的代名词。

彝族青年“千里走单骑”,只为代母完成心愿

自打响脱贫攻坚战后,贫穷落后的道谷村也迎来了曙光。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家家户户搬进了新居,水泥路也直接通到家门口,自来水引到了各家院子里。同时,在产业扶贫政策的支持下,花椒、重楼等一批批优势产业在村里大面积推广种植……党的好政策,像春风雨露般滋润着贫困群众的心田,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了。

“没有国家的好政策,家乡不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群众也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沈志光说。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有志青年,沈志光在多年前便走出大山到城里务工,他不仅关心支持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还用自己微薄的收入资助村里的贫困学生、开展爱心公益活动等,积极带领村里的年轻人走出大山寻找致富路子,他也是村里青年人学习的榜样。

八旬老人:党恩似海绝不能忘

住在宽敞的房子里,全家吃穿不愁,还享受着各种优惠政策……看着儿孙们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都过上了好日子,沈志光80岁的老母亲脸上始终带着幸福的笑容。对于出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的她来说,如今的生活简直就像是一场梦。这样的日子,她等了很久、盼了很久,也终于如愿以偿了。

据了解,沈志光有5个兄弟姐妹,因父亲早逝,母亲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含辛茹苦抚养他们,吃尽了苦头,贫困和落后的生活环境折磨了她大半辈子。谈起现在的好日子,老人热泪盈眶地说,“党不仅让我们贫困群众翻了身,而且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百般珍惜,要感谢党,感谢各级党委政府。”

带上感恩之情,他“千里走单骑”

在2018年底,经过3年多的脱贫攻坚实战,云南藏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沈志光和村民们也过上了搬得出、稳得住的安稳日子。为了完成母亲的心愿,沈志光带着母亲亲手种植的两袋五谷杂粮和一只藏獒踏上了进京谢党恩的旅途。“藏獒是我们高原人心中的吉祥物,母亲说要把我们最珍贵的东西送到北京,才能表达我们由衷的感恩之情。”沈志光说。

2018年11月11日,沈志光从香格里拉出发,一路途经贵州、湖南、湖北等地。当途中遇到的群众了解他的故事后,纷纷请求他同时带上自家的五谷杂粮,以表达对国家、对党的感恩之情。最终,他推车里的五谷杂粮已增加到十多个品种。一粒杂粮一颗心,这些杂粮代表了千千万万的民族群众,对国家扶贫好政策的感激之情。

彝族青年“千里走单骑”,只为代母完成心愿

历时234天,长途跋涉6000多公里,沈志光终于来到了北京。“我把母亲的心愿送到北京,把边疆地区群众的感恩之声也带到了北京,顺利完成了老母亲和家乡群众的心愿。现在我要回到香格里拉,踏踏实实地发展产业,把日子越过越好,绝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恩情。”谈起未来发展,沈志光坚定地说到。

本文信息来源为 微信公众号“云南扶贫热线”

(0)
上一篇 2019-07-04 15:55:53
下一篇 2019-07-05 23:53:29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