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五美”促乡村振兴有“颜”有“涵”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委组织部 孙利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调研,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当地推进乡村振兴情况。近年来,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顺应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实施农村“五美”工程,探索人居环境整治点面结合,把单村“盆景”逐步打造成连片“风景”,让乡村振兴既有“颜值”也有“内涵”。

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造农村生态“美”。农村美不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试金石”,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振安区自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来,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创新“五分三处法”垃圾分类法、打造出了发展美丽庭院经济的汤山城镇龙泉村和以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示范作用、优化美化绿化乡村的同兴镇日新村。投资50万元,为各镇(街)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试点村购买生活垃圾分类桶4万个。梯次推进农村污水治理,畜禽规模养殖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新建设污水管网183公里,完成31座集中污水收集池,水生态逐渐得到恢复。大力开展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整治,实施村庄绿化,今年新栽补植公路沿线各类乔木7364棵、灌木2391株、花卉11.4平方米,打造绿化美化的人居佳地,村庄旧貌换新颜。

发展状大村级集体经济,塑造农村产业“美”。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近年来,振安区委坚持党建引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庭院经济”新模式,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引导1200余户农民充分利用庭院空间,对房前屋后闲置土地科学规划,发展软枣猕猴桃种植,预计每户增收5000元,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乡村环境美化。同时,草莓、五味子、蓝莓、大樱桃等小浆果产业日渐兴起,涌现出了老谢家采摘园、五味子种植采摘基地等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示范户,成立“小浆果”产业基地,远销省内外,带动农民增收,解决了周边居民就业问题,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深入实施乡村沟域旅游战略,打造“特色农事旅游党建商圈”,结合区农事企业、民宿采摘、沟域旅游等企业、商户数量多,资源分布分散的特点,将块状自主经营转化为链状合作商圈,促进农村沟域旅游提质增效,旅游文化内涵不断提升。

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打造农村实力“美”。“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区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一线,针对村民反映强烈的道路、自来水问题,勇于担当、攻坚克难,聚力而行、全力而为,协调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村内道路建设,修建乡村公路1200余公里,治理隐患村路210公里,治理河堤7000余延长米,累计新增自来水管网1100余公里,基本解决了全区90%以上村民吃水问题,既改善了村级基础设施,也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获得感。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安全“美”。加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依法发挥村民委员会在办理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节村民纠纷、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的作用。保证民主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干部群众法制观念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村民遵纪守法意识强。以家风家训为带动,弘扬传统美德。在全区45个村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创建活动。将道德规范融入村规民约,使村民知所趋避,使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制定并完善村规民约,切实提高村级治理水平。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彰显农村社会“美”。进一步优化乡村教育布局,完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建立引导教师到乡村执教的激励机制。加快推进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新增公办幼儿园7所,实现了每个乡镇1所公办幼儿园的目标,学前教育“普惠率”达90%以上,公办幼儿园占比达25%以上。辖区乡镇卫生院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实现了每个乡镇1所公办标准化卫生院的目标。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为老年人家庭提供签约医疗服务,兴办医养结合,促进医疗与旅游融合,为群众提供养生保健、康复、养老等服务。全力推进城乡医保整合,就医异地结算、高值药品报销等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2-01
下一篇 2022-02-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