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方能“有底气”

李强总理强调,“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大机关年轻干部深入基层、心入基层”。推动年轻干部流向基层,既是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也是党培养干部人才的重要途径。乡村振兴需要有“乡土味”“接地气”的好干部,年轻干部要多到基层一线锤炼摔打,“滚得一身泥”才能“练就筋皮骨”,多“接接地气”才能“更有底气”。

调查研究要“接地气”,身体力行,不耍“蜻蜓点水”的表面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近年来,部分干部到基层调研时“浅尝辄止、走走过场”“只踩热点不看冷门、只听好话不听问题、只看表面现象不思考原因”,鞋子没粘半点灰就“草草收兵”,最终仍是“一知半解、隔靴搔痒”,摸不透实际状况,用不对有效举措,解不了基层难题。在办公室接待群众和在老乡家里拉家常是不一样的,站在田野间和坐在办公室里考虑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年轻干部要化被动为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多到急难险重的地方去倾听真实呼声、收集实际诉求,去发现平时在办公室看不到、听不到的问题,拿出在办公室想不到的新思路、新举措,扎扎实实做好调研工作。

联系群众要“接地气”,沉到一线,不做“弯不下身”的花头干部。依靠群众撼山易,脱离群众搬砖难。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支持不支持是检验一切工作成效的标尺。基层是直面群众生活的第一线,如何与群众打好交道、让群众满意是年轻干部到基层历练的重要一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年轻干部到基层要卸下“包袱”,不摆“高高在上”的花架子,弯下身子,心向下沉、脚向下走、力向下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多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街头巷尾,切实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愁所盼。善于运用群众语言“问”群众,多讲方言土语,少讲官话套话;多聊家长里短,少点高谈阔论;多些嘘寒问暖,少些冷眼旁观,让群众主动打开“话匣子”、掏出“心窝子”,在家常话、牢骚话中发现基层问题、反映真实诉求、找出解决方案。

基层创新要“接地气”,实事求是,不搞“脱离实际”的面子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创新方式方法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工作有效落实的重要途径。创新不是“玩概念”,不是简单的依葫芦画瓢、照抄照搬,更不是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异想天开。基层工作中“为创新而创新”的现象频频发生,“造词式”“复制式”“盆景式”等伪创新形式层出不穷,不仅难以推动工作取得实际成效,反而增加了工作负担,助长了形式主义的歪风。年轻干部作为创新发展的主力军,要坚持实事求是搞创新,在全面掌握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紧扣当地发展实际,俯下身子找准基层创新发展的“路子”。要把解决群众需求、破除群众之难作为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跑偏于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与真实需求,让基层创新多“接地气”,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委组织部 张嘉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1373,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15264.html

(1)
上一篇 2023-04-01
下一篇 2023-04-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