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人才“活水”流向基层

基层治理,关键在人。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助力实现乡村振兴,都离不开大量的人才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影响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然而,由于基层工作多且杂、上升渠道狭窄,基础配套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大量人才不愿意到基层一线去,要想破解基层喊渴却引不来人才“活水”的痛点,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激励,给人才吃下“定心丸”,把待遇提上去,让人才沉下来。

对于年轻高学历的高素质人才,他们更看重的不是薪资,而是上升空间。基层平台就那么大,很容易就碰到晋升天花板,况且基层工作繁重、遇到问题追责时也往往是基层“背锅”,这也造成了年轻的高素质人才不愿在基层奉献。要想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就需要将资源适度向基层倾斜,从源头上拓宽上升渠道、将基层工作经历作为干部选拔任用时的重要参考指标,让年轻的高素质人才切实感受到多劳多得的干事创业氛围。同时,也要进一步为基层松绑,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容错纠错机制,避免问责泛化,持之以恒纠正形式主义,切实减轻干部负担。创新教育方式和培养方式,引导年轻的高素质人才树立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理想信念。

对于事业有成回乡创业的乡贤能人,他们看重的是政策扶持力度和干事创业的环境。乡贤能人有资金、有项目、有技术、有人脉、有经验,因此对于回乡创业的乡贤能人,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他们心无旁骛发展事业。推动基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加强资金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帮助破解发展的瓶颈问题。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搭建建乡平台,畅通回引渠道,以乡情乡愁为纽带,积极引导在外工作的企业家、务工经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群体返乡创业,帮助更多乡贤能人融入基层、扎根基层,成为基层发展“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生力军。

对于已经回乡的人才,要专心培育,确保融入基层,更要带动基层。完善人才培养培育机制,为人才提供多样的锻炼岗位,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基层村(社区)干部,对政治素质好、参政意识强的返乡人才,可选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及优秀共产党员。定期评选返乡创业明星,营造出尊重人才、重视人才、重用人才的浓厚氛围,吸引更多有能力、有思路、有担当的人才“活水”流向基层。

(张武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轩辕新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48293.html

(0)
上一篇 2023-10-18
下一篇 2023-10-1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