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札记:积新闻“三力”,道出一片“澄”川

金秋十月,金果高挂,一片澄川漾绿。作为一名2023届的选调生,来到村里已三个多月,细数来时的路,我踏入过阡陌橘田,走入了贫困村户,扎进了乡村调研。回顾来路,我不禁想起曾经恩师的谆谆教诲,挖掘新闻之路需得践行“脚力、脑力、笔力”,在基层路的“摸爬滚打”让我认识到,须践行“三力”,方能“道”出乡村振兴的“澄”功之路。

一、以“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脑力,绘就枝头致富“澄”果图。初入蔡家洋村,我对村庄的村情村况一无所知,但引入眼帘的是满园翠绿的橘树,还记得村书记一脸骄傲地和我说:“小吴, 你可别小看这些树,这可是能长出我们村的‘致富果’。”那时的我仍似懂非懂,很快我就参加了驻村的第一次会议,会议上村干部们针对如何进一步建设贡橘园,发挥农旅结合优势、带动共同富裕等村庄发展问题进行如火如荼的讨论,所有人群策群力。结束后,村书记问我,“小吴,你对贡橘园的建设有什么新想法吗?”没有任何基层工作经验的我什么也回答不出来,但却在心中种下了一颗“求索”的种子。

转眼村庄迎来了贡橘丰收的金秋,原本翠绿的橘树上挂满了澄黄的橘子,绘就了一幅澄川漾绿的图景。乘着时节的东风,村两委深入文旅融合,探索带动村民共富之路,我也跟着村书记加入了策划,柑橘采摘节、音乐美食节等文旅活动构想以及柑橘商业化处理中心、带动式共富工坊等理念渐渐跃然纸上。村民从单纯售卖柑橘,到打响了柑橘文化品牌,枝头高挂的“澄”果,也化为了共同富裕的“成”果,我心中“求索”的种子也渐渐萌芽,开始茁壮成长之路。

二、以“积跬步以致千里”的脚力,走出深入村民“澄”心路。对于基层工作而言,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刚来到村里,最难的就是如何拉近和村民之间的距离。“十里不同音”,村民口中的地道方言,成了我交流的一大难题,在和一些年纪大的村民谈话时,一句“不好意思,我听不太懂方言,能不能麻烦您用普通话讲”?阻隔了我们之间的交流。村书记了解后鼓励我多走村间路,多找机会和村民唠家常,让村民感受到热心交流的诚心。在村书记的带领下,我走访了村里的贫困户,倾听他们的困难和需求,也让他们感受到帮扶关爱的诚心。

借着大学生实践团队来到村里调研的契机,我也走入了阡陌橘田,于田间地头间展开村情调研,置身贡橘园中探讨橘园建设,记录橘子的生长状况和橘农的需求。所谓“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唯有以脚步去丈量土地,方能走出深入村民的“澄”心路。

三、以“辣手著文章”的笔力,作成乡村振兴“澄”功文。“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这是新闻工作者的精神信仰,基层工作将近百日,期间的所见所感让我明白,乡村振兴探索之路上同样需要基层工作者练就“千钧笔力”,下笔出“基层锦绣”。增强笔力,意味着基层工作者要心有乡村建设好想法,胸怀大格局,手执好笔风,才能写出内有乾坤之文,以此影响群众,带领群众。

初到村部,堆在我面前的就是一沓厚厚的台账和档案,村书记对我说:“小吴,这些都是关于村情村况的资料,在开展工作前你一定要先好好了解一些我们村啊。”我最先看到的是未来乡村项目建设规划书,让我对蔡家洋村未来乡村建设规划有了统筹的认识。在阅读整理了一段时间后,结合所走“村中橘田路”、“群众心中路”、“村情调研路”,也开始向优秀的前辈学习撰写村情调研报告,村庄产业调研报告,探索出村民致富的新路径,总结乡村振兴老经验,在未来的基层工作中努力作出未来乡村建设“澄”功文。

(南城街道蔡家洋村选调生 吴芝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798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58394.html

(1)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 2023-11-30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