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治理伪担当

近年来,随着加大对不担当、不作为干部的问责查处力度,明面上的不担当、不作为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也随之出现了伪担当、伪作为现象。具体表现有:一是以开会、发文代替落实,以安排部署代替落实。少数部门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以会议落实会议、以发文代替落实,把说了当做了,把安排部署当成了工作落实,导致一些工作始终停留在文件上、停留在部署上,落不了地、见不到实效。二是表态好、落实差。有些干部接受任务,表态硬,但事后落实差。三是搞“一刀切”。比如,有的干部面对环保问题,不问原由,直接对涉事企业“一关了之”,先把自己的责任撇开,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损害了地方的营商环境。看似是担当作为,实则是怕担责任,也是伪担当、伪作为的一种表现。

凡此种种的“伪担当”“伪作为”表现,归结于一点,那就是政绩观出现了偏差,这些干部在真抓实干上无所作为,而在投机取巧上花心思有所为,不是脚踏实地干工作、出政绩,而是心浮气躁好表现、“造”政绩。这种“伪担当”“伪作为”,有时候比“不担当”“不作为”更可怕,其危害性也更大,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伪担当”“伪作为”现象,不能等闲视之。一是要强化教育引导。结合党内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事业观,在思想深处深化对担当作为的认识。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权力监督制约的制度体系,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不让权力成就“伪担当”“伪作为”。三是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要树立“个人埋头干事、业绩群众公认、进步组织关心”的选人用人导向,在落实重大决策部署、重点项目、重大工程、脱贫攻坚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识别干部,对长期坚持在基层一线、艰苦环境中埋头干事、默默奉献的干部,对在重点工作、重大项目、脱贫攻坚一线、化解重大矛盾纠纷、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中敢于碰硬、敢于负责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队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保护那些作风正派、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撑腰壮胆”。严肃考核问责。我市成立了考核办,设置在组织部,将选人用人与考核问责结合起来,不搞“两张皮”,通过建立多维度、差异化、量化绩效考核机制,对考核不合格的干部及时调整,使“庸者让、劣者汰”成为常态。对于干部中出现的“伪担当”“伪作为”,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维护好党委政府的形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god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56684.html

(1)
上一篇 2021-09-30
下一篇 2021-09-30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