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门三苏”风骨 立共产党人家风

文以载道,史以鉴今。在悠久的中华文明里,“三苏”之名是文学大厦里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家教家风上的一段佳话。习总书记6月8日在四川考察时就来到了三苏祠,指出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国是最大家,作为共产党人,我们更要注重涵养家风,把新时代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家风尚正,正其筋骨,才能枝繁叶茂。少年苏轼曾夜读《后汉书·范滂传》,有感于范滂“能死直道”,请其母曰欲仿范滂,其母程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苏家家风铸就了苏轼兄弟刚正不阿的品质,让他们在为官执政中坚持正义,从而流传千古。在当今社会,正确的价值取向仍是指导人生的重要标尺。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否坚持立场、在面对不公时能否仗义执言、在他人遭难时能否伸出援手,都有赖于内心对正义的坚守,而这也是正确的价值观的意义所在。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要从自己做起,“善养浩然之气”,在心底建立起坚持正义的强大力量,从而遇事能行正义之举,扬良好风气。只有人人都学范滂,才能人人不会遭遇范滂的悲剧。

家风求实,为民务实,才能蜚英腾茂。苏轼一生起起伏伏,但不论在什么位置,所行皆为善举。如徐州抗洪、密州捕蝗、惠州引水、杭州修堤、儋州办学等等,无一不是深得民心,造福子孙之事。苏轼的善迹不仅让当地百姓得到了实惠,还引领了时代风气,成为中华文化经世济民的象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一砖一瓦建造的,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也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习总书记曾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说十件事不如做一件事,我们要知行合一,在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指导下,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真正去做有益于广大人民的实事。中华文化历来崇尚务实,不喜“坐而论道”,多务实才能少浮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才能走得更稳。

家风重廉,非义不取,才能行稳致远。苏轼主张“功废于贪,行成于廉”,不管是在富庶的杭州还是偏僻的儋州,他始终两袖清风。苏洵和苏辙为官也坚持清正廉洁,非义不取。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三苏”是学习的榜样,廉洁自律是必须遵守的底线。当官发财两条道,我们要在脑中时时敲响拒腐防变的警钟,存戒惧、守底线,严格按照党纪国法行事。同时,要注意营造廉洁家风,首先要遵守正确的价值取向,不攀比不重财,其次要提倡简朴的生活作风,不铺张浪费,最后要经常提醒家人亲戚,提高拒腐防变的意识。如此,清正廉洁之气才能蔚然成风,党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才能更进一步。

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共产党人便应是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和践行者。五千年的中华历史中有许多优秀文化传统,直到今天也闪烁着人类文明的光辉,我们要善于学习、去伪存真,将其化为行动,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良好家风,以软实力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早日实现。(杨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chaohuzzb,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87959.html

(1)
上一篇 2022-06-29
下一篇 2022-06-29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