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手记:我在山里“种”青春

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联珠镇瓦房村驻村工作队员 龚静

清晨,坐落于半山腰上的瓦房村,沐浴在朝阳的微光中渐渐苏醒。眺望着远方,生机勃勃的田野、苍翠欲滴的茶山、蜿蜒曲折的道路……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于每个人而言,青春几乎是一生中最灿烂美好的时光,有人向往繁华的都市,有人追求品质的生活,而我却成了“奔赴山海”的一员,在大山里播下青春的种子。

回首驻村以来的点点滴滴,一次次走访、一件件实事、一个个笑容,见证着基层生活的“酸甜苦辣”,让我从一个充满“书生气”的选调生蜕变成为沾满“泥土味”的驻村干部,更让我真正理解了“向下扎根”与“向上成长”的深刻意义。

群众的烦恼和呼声,要听在耳里、记在心里,更要落在实处。进驻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联珠镇瓦房村不久,在走村串户的过程中,驻村工作队便了解到那召小组的道路坑洼不平、颠簸不已,下雨天更是泥泞不堪,晴通雨阻现象突出,群众苦不堪言。

为帮助村民解决“出行难”问题,我们深入了解组情民意,详细掌握修路需求和规划,及时向挂钩单位汇报,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多次到现场化解修路引发的矛盾纠纷,最终推动那召小组4.5公里的道路硬化项目平稳有序实施,并于2023年4月顺利竣工。

“我们祖祖辈辈都在盼着,现在这路修好了就像做梦一样,每次从回家的山头往下看,终于有了‘家’的模样。”昔日闭塞的小山村,如今道路越修越宽,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自驻村以来,工作队始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伴随着村组道路硬化、串户路硬化、小组公厕修建、水利设施建设等项目的实施,瓦房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底气更加充足、前景更加广阔。

做心中有光的人,一边温暖自己,一边照亮他人。几十年来,瓦房村培育出的大学本科生仅有4名,本土人才的缺失成为当地发展的痛点和难点。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育人理念的滞后、学习动力的匮乏,像一道道关卡,成为瓦房村孩子飞出大山的重重阻碍。

作为刚走出“象牙塔”不久的选调生,我们深知教育改变命运的重要性,也迫切希望能为大山里的孩子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去年夏天,我和队友们在瓦房村举办暑期教育帮扶活动,当起了“孩子王”。在保证其他驻村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不同年级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分别开设了高年级授课班和低年级作业辅导班。我发挥英语专业八级的优势,第一次在大山里当起了英语老师,圆了儿时的教师梦。

为期数周的教育帮扶活动中,我们用知识浇灌梦想、用真情传递温暖,在瓦房学子心中播撒下一颗颗“读书走出大山”的种子。课余时间,我分享自身学习经验和大学校园故事,鼓励孩子们去更广阔的天地中增长见识、有所作为。

后来,一群可爱的家长和学生记住了我的名字,并亲切地称呼我为“龚老师”。一个个质朴的笑容,一声声真诚的问候,让我的内心多了一份感动和坚守,也让这份平凡的驻村工作变得熠熠生辉。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一年多的驻村生活,让我真切体会到驻村干部身上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当我在这片土地上播下希望的种子,并用汗水浇灌着它长大时,这片土地也将源源不断地回馈我力量,帮助我成长和进步。

(1)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