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祥:树婚丧新风 助脱贫攻坚

在一次贫情分析会间歇,我和一位建档立卡贫困户聊天,得知他一年花在“做客”上的费用为5000多元(当地的脱贫标准为人均年纯收入3600元。可见,他花费在“做客”上的费用,足够一人脱贫)。为此,他承受着较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苦不堪言。这启示着我们,在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的今天,我们需要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树立婚丧新风,广泛“开源”的同时,注重“节流”,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当今农村的一些地区,村民在办理红白喜事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盲目攀比、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跟风随礼等不良现象。随礼的名目越来越多,结婚、生子、升学、迁居、建新房、过生日、老人去世等等;费用也从过去的十元、二十元上升到五十元、一百元、二百元甚至更多;根据习俗,一般只要是同住一村,无论哪家办理红白喜事,其他村民都要随礼,以至于在有的“好日子”里,一个村民要去多户人家、随多份礼,花去数百元。因此,有的群众在礼钱上的费用近万元,再除去日常开支,每年的积蓄所剩无几。同时,就操办的主人家而言,办理红白喜事,花费也较大。为了“光彩”、“争气”、“有面子”,办理一场红白喜事,他们常常需要花费数年的积蓄,甚至还要欠下债务(数年才能还清)。可见,跟风随礼、大操大办的婚丧习俗,应“移风易俗”,构建一股轻松的婚丧新风。

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多措并举、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树立婚丧新风,宣传必不可少,通过群众会议、宣传标语、《村规民约》等方式,让广大群众认识到在红白喜事中大操大办的危害,牢固树立“节约节俭、文明健康”的婚丧新风。同时,立标杆、树榜样,让村干部、党员、大户人家等节约、节俭办理红白喜事,并加强对此的宣传报道,让大家学习、借鉴和参照,剔除“攀比”、“面子”、“浪费”等不健康心理行为,形成文明节俭办理红白喜事的新风尚。此外,可以“村”为单位,组建红白喜事理事会,加强对村红白喜事的管理,形成“事前宣传指导、事中监督协助、事后宣传总结”的常态化机制。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破除陈规陋习、不良风气,需要我们树下“愚翁移山”志,坚持动真碰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树立婚丧新风,减轻贫困群众的经济压力、精神压力,积极鼓励群众把积蓄用于扩大再生产、提升生活质量上来,把钱花在“刀刃”上,无疑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新时代、新气象、新风尚,破除婚丧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助推脱贫攻坚,努力让广大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周国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povertyrelief/3125.html

(10)
上一篇 2018-10-13 22:03:24
下一篇 2018-10-21 20:48:45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