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做好窗口服务工作需要增强“四力”

窗口单位是政府的“门头”和“脸面”,窗口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新形势下,窗口服务工作不再是简单的“问”与“答”,而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这对窗口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上下齐动、由眼入心,不断增强“四力”是做好窗口服务工作的关键。

笃学勤修,掌握真才实学的清晰脑力。窗口工作人员是单位的“发言人”,是审核业务的“质测员”,而政策法规就是我们开展工作的“行动指南”。熟练掌握政策法规,一是从上至下系统学,从中央政策到地方性规定再到政策实施细则,“拉通”学习,将政策框架烂熟于心,把实施细则熟读成诵,时常利用“比武练兵”的机会巩固拓展学习成果;二是深入思考侧重学,我们应以“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的学习态度,时常温习新老制度衔接政策,了解政策变动的历史背景,多维度分析,掌握政策侧重点,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政策效能;三是联系实际回头看,理论离开实际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的辩证统一,时常温习文件汇编,充分利用政策中的“良药”,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顽疾”,消除模棱两可,避免生搬硬套,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察言观色,洞悉人情世故的敏锐眼力。窗口服务工作是人与人的交流,更是“心”与“情”的互动,将心比心、以情换心,才是最好的沟通方式。成为人见人爱的“交际花”,一是要有眼力,细心观察群众在交流过程中的表情、眼神和情绪变化,适时调整自身情绪状态,要与群众产生情绪上的互通、情感上的“共振”,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二是要有温度,立足群众关切,学会换位思考,做好群众的“知心人、暖心人、贴心人”,热情主动、亲切平和地打破交流阻碍,打开交流欲望,学会运用乡谚俚语,生动熨帖、细致入微地了解诉求,答疑解惑;三是要会变通,避免与群众产生情绪上的冲突,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有时群众需要的是一种态度、一份尊重,我们的一声“阿姨”、一句请坐、一杯热水就可以安抚他们激动的情绪,并拉近彼此的距离,很多矛盾也就迎刃而解。

穿针引线,践行踏石留印的坚韧脚力。窗口服务工作不能只是蜻蜓点水,要充分发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扎实作风,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一是要主动作为,做到眼随人动、心中惦记、腿上发力,不能一屁股坐“死”在办公椅上,时常站直腿、俯下身,做好办事群众的引导工作,针对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主动代收代办,既当群众的“引路人”,又作群众的“排头兵”;二是要善于作为,一定要“搞清楚”“弄明白”才能讲出去,争取给到每一位办事群众的都是“标准答案”,要让讲出去的话、办理过的事经得起推敲和考证,避免问东答西、含糊不清,盲目作为可能会适得其反,当遇到涉及多个部门协同的业务时,要主动联系,坚持能远程不临柜、能网办不线下,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提纲挈领,练就深入浅出的精悍笔力。窗口工作两手抓,一手抓服务,一手抓宣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窗口工作的新要求。一是勤写总结,工作总结既是对阶段性工作的一个整理、归纳、提炼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优化工作方式的过程,写给自己的“小毛病”、给群众的“路线图”、给单位的“金点子”,既要有知识广度又要有思想深度。二是活写政策,窗口单位离不开政策宣传,要把政策写“活”,让群众看懂才是宣传的目的,用“沾泥土”“冒热气”的语言,写言简意赅的“顺口溜”、给老乡的“心里话”、给市民的“公开信”,既要有情感厚度又要有政策准度。双手沾满烟火气和油墨香,才能真正做到“上通天线、下接地气”。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舒泽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11599.html

(2)
上一篇 2023-03-10
下一篇 2023-03-10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