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当“自找苦吃”

“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中说的话,更是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期望。当代青年要深刻领悟“回信精神”,把“吃苦”当成一种磨练、一种考验、一种进补,在“自找苦吃”中淬炼青春。

在乐于吃苦中永葆积极上进好心态。1969年,不满16岁的知青习近平来到陕西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种地、拉煤、打坝、挑粪……在梁家河,几乎什么活儿都干过,什么苦都吃,是乡亲们眼中“吃苦耐劳的好后生”。回忆那段岁月,他说:“我对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奋进的道路绝不会一马平川,多的是“中梗阻”“拦路虎”“绊脚石”,如何穿越风雨、劈波斩浪到达胜利的彼岸?唯有吃苦。吃苦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金钥匙”,只有常葆乐于吃苦的境界和心态,不断接受挑战、迎接磨难,在吃苦中锤炼顽强不屈的精神品质,在吃苦中积累经验和智慧,才能获得成长和进步。“使安西其事,固然要吃苦。”当代青年要把吃苦当作成长路上的常态,树立乐于吃苦、艰苦奋斗的崇高品格,选择吃别人不愿吃的“苦”,选择受别人不愿受的“难”,以坚韧之心守得“苦尽甘来”,展现青春之力。

在善于吃苦中练就干事创业“硬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是难以成大器的。”坚持“做事就要做到极致,做工人就要做到最好”的艾爱国,扎根焊工岗位50多年,攻克焊接技术难关400多个,改进工艺100多项,多次参与我国重大项目焊接技术攻关和特种钢材焊接性能试验,历经一次又一次的“吃苦”,成了焊接领域的“大国工匠”和当之无愧的“大师傅”;“冰上竞技当仁不让,为国争光初心不改”的武大靖,从替补到主力队员,从省队到国家队,无数次跌倒爬起,一点点进步成长,为了0.01秒的突破,付出100%的努力,“北京冬奥会突出贡献个人”是对他十年来坚持“吃苦”的高度肯定。“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当代青年,要以艾爱国、武大靖这些先进榜样为学习标杆,面对新时代新环境下的种种挑战和磨难,不怕苦、能吃苦,把吃苦当成“进补”,立足本职岗位,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在重大一线锤炼过硬能力,在“自找苦吃”中练就能揽“瓷器活”的“金刚钻”,努力成为让党和人民放心的“行家里手”、“岗位尖兵”。

敢于吃苦中挺起担当作为“宽肩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面有一句传世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凡成大事者,势必都要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历练一番。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练干部的品质,考验干部的毅力。当代青年当自觉到基层一线去经风雨、见世面,到重大任务一线去挑重担、啃硬骨,到群众最需要、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去接一接“烫手山芋”,当一当“热锅上的蚂蚁”,而不是处在舒适的办公环境里打打电话、发发文件,遇到困难畏缩不前,面对矛盾推三阻四,一心想着做“温室里的花朵”,时常把“佛系”“躺平”挂在嘴上,这又如何能成为可堪重用的“栋梁之材”呢?登山不以艰险止,则必臻乎峻岭矣。当代青年要将吃苦看成是一种担当、一种责任,困难问题敢抓,棘手事情敢接,复杂问题敢管,时刻做到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凭着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精气神,书写出当代青年的绚丽华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钟红,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28023.html

(0)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 2023-07-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