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最后一公里,共建治理新格局

基层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也是社会的细胞和活力源泉。基层治理是在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的日常公共享务应对过程中,基层党组织、政府、社会组织、个人等主体,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以协同合作的方式有效调处公共事务、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它既是化解矛盾、建构良好秩序的基础,也承担着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积累经验、提供参照的使命。基层是党和政府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它体现出党和国家对每一名群众的关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而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在基层寻找问题、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社会矛盾得到了缓解、群众困难得到了解决。习总书记强调:“十四五时期,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功夫。”

治国安邦,重在基础;管党治党,重在基层。基层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想要有效推进基层治理,打通“最后一公里”,必须把握好基层治理的重点。

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组织是基层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无论基层社会结构如何变化,无论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如何成长,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削弱。要紧紧抓住基层党组织这个“牛鼻子”,以党的建设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把党的建设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将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同向发力,以更加多样的方式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力求共同缔造。

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员干部是基层治理的细胞和基石。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要重视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治理能力,注重发挥“红色细胞”在基层治理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凝聚红色力量。不断加强思想淬炼、专业训练、实践锻炼,在本职岗位中、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扬担当精神,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基础,贡献力量。

社会群体要发挥协同治理作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治理的生动写照,充分体现了基层治理任务的艰写需要基层干部实事求是,苦干实干,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倾情参与,倾力相助,更需要人民群众的主动参与、充分自治。在基层治理体系中,群众既是治理的客体也是治理的主体,要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治理不只是政府的责任,而且是社会各方的责任。实现"共建”,需要明确不同社会治理主体的角色定位和职能职责,拓展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建立政社互动、政企互动、政民互动的联动机制,汇聚出强大的治理合力。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都落地在基层,政策能否真正发挥实效,还要看基层。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作为新时代基层干部,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姿态,于变局中开新局,注重学习提升,矢志艰苦奋斗,为实现基层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2969,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35295.html

(0)
上一篇 2023-08-07
下一篇 2023-08-07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