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发力”下足基层“绣花功”

《人民日报》全文刊发了题为《扑下身子“迎考” 沉到一线“解题”——解码“浦江经验”》的报道,深情回顾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倡导并带头到基层接访群众形成的“浦江经验”。20年来,“浦江经验”走出浙江、走遍全国,成为解好基层难题的宝贵财富,党员干部要深悟其中的善治思路,“点上发力”擘画基层为民图。

把准“民意”切入点,在“面对面”中聚民声,细纺基层“绣花线”。“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20年前习近平同志深入浦江基层接待群众来访,与百姓共坐一条板凳,同围一张桌子,倾心交流,化解难题,推动贫穷路变为小康路,带领沿线20多万村民踏上了致富的幸福路。事实证明,面对面是做好群众工作最管用的方法,只有扎根群众,才能懂得群众,只有弄懂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才能匡正基层干的导向。党员干部要身入基层,主动扑下身子、迈开步子,在田间炕头倾听民情民意,在矛盾“窝”里感知群众冷暖。也要心入基层,摒弃“镀金”想法,听真话、查真情,真正把情况摸透、把问题找准。但要想开出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政策良方,党员干部还要当好“研究生”,深刻认识到群众满意是基层工作唯一的标准答案,紧盯民生需求、社会趋势,动态调整施策方向与执行方案,将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推动好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

把稳“民困”关键点,在“心连心”中解民忧,打磨基层“绣花针”。“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改革开放后浦江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当年信访量高达10307件次,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问题县”。习近平同志将其定为下访第一站,带动领导干部接访667人次,当场解决91个问题,创造出了示范引领的“浦江经验”,这背后靠的是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精神。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面对工作中的难点、堵点、淤点,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直击信访“这个送上门的群众工作”,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冲劲,砥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向矛盾最深之处攻坚,多捧“烫手山芋”、多接“疑难杂症”,练就躬身实干的硬核本领,实实在在为民纾困。

把牢“民利”落脚点,在“实打实”中惠民生,绣好基层“锦绣图”。“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20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将自上而下的“浦江经验”与自下而上的“枫桥经验”两线并行,开创出源头治理的新模式,赢得了老百姓真心实意的夸奖。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中汲取为民造福的实干力量,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真正把人民至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方面做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显功”,全力以赴解决好当前发展稳定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另一方面做好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潜功”,坚定不移走深走实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让群众幸福感更可持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26021,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67280.html

(0)
上一篇 2024-01-19
下一篇 2024-01-19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