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感谢党和国家,我们傈僳族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初夏时节,走进保山市龙陵县龙新乡黄草坝社区小米地村,一片片茶园绿意盎然,地里的柿子和猕猴桃挂满了枝头,山坡上的牛羊认真地吃着草,当地傈僳族群众有的在采茶、有的在插秧,好一派繁忙的景象。从贫困走向富裕、从富裕迈向小康,自1998年以来我们多次前往小米地村,也见证了该村近几年发生的巨变。

保山:“感谢党和国家,我们傈僳族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曾经的小米地村,生存环境和生产条件较差,大部分群众都住在茅草房里,粮食是“种一山坡收一背箩”,日子过得较为贫苦。在改革开放后,不甘贫穷的傈僳族群众将村里的100多匹骡马组织起来,建成驮运队。通过帮忙驮运货物,村民们的日子逐渐好转起来,但驮运始终是辐射范围小、结构较为单一。

到了2014年,小米地村通过协调省民委“3121示范计划”项目资金190万元,加之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40万元,均用于支柱产业及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具体工作中,该村以“公司+基地+农户、示范户带一般户”的方式,重点发展甜柿、猕猴桃、黄山羊、生猪等种养产业,着力培植每户有2至3个稳定增收项目,有1至2名掌握实用生产技术的劳动力。

保山:“感谢党和国家,我们傈僳族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在20多年前,我赶着家里的5匹骡马加入驮运队,辛辛苦苦挣几文血汗钱把杈杈房变成了砖瓦房,日子依然过得紧巴巴的。如今,家里经营着一个存栏60多头生猪、3头牛的家庭养殖场,日子变得滋润多了。”作为小米地村第一个拥有小汽车的村民,对于村里和家中近些年发生的变化,麻光庆感触颇深。

谈起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村民麻光学同样有着说不完的话语。“党的政策‘阿克吉(好)’,如今的水、电、路、有线电视和网络都进家了。出行有摩托车,可以通过‘电商’做生意,用‘网银’来结账,我们傈僳族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呀。但这些都得感谢党和国家!”麻光学说到。

据了解,小米地村共种植甜柿100余亩、猕猴桃30余亩、重楼14亩、石斛20亩;同时,扶持养殖重点户11户,带动村民们发展养殖业,目前肉牛存栏达200余头、黄山羊存栏80余只。在2018年,该村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村民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达到了9486元。

此外,为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拓宽增收路子,社区“两委”积极引导村民们利用毗邻县硅工业园区的优势,开展劳务输出,争取每户村民有1至2名劳力在工业园区或外地打工,使他们有了稳定的工资性收入。

本文信息来源为 微信公众号“云南扶贫热线”

(3)
上一篇 2019-05-29 13:11:40
下一篇 2019-05-30 17:50:3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